可能沒有一個北京人不知道便宜坊,而線上銷量相比上線之初的猛增三倍,正在讓便宜坊感受互聯網的年味兒。
實際上,不僅是便宜坊,包括東來順、稻香村、都一處、全聚德、東興樓、同和居等在內,一眾老字號都在和餓了么星選進行深入合作。就像便宜坊燜爐烤鴨技藝現代傳承第一人白永明所說,“老技藝必須得跟新科技結合,才能往更高標準發展”。
外賣小哥加入600年美食傳遞
“不吃這一口兒您就等于白來了。”便宜坊是創于明朝永樂十四年的“中華老字號”,烤鴨師傅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燜爐技藝”的自豪已持續了602年。
而如今,透過一遍遍響起的“您有一個新的餓了么訂單”,讓所有人意識到,消費者已經習慣了有外賣的日子。便宜坊也要鉆研怎樣讓外送保持和堂吃烤鴨一樣的口感。
“涼了的鴨子片好平鋪碼在盤子里放進微波爐,30秒之后稍微冒熱氣的時候,最接近鍋挑兒(剛出燜爐)時的口感。油淋、烤箱都不合適。”此前,這是白永明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研究出的得意成果。
而現在,星選的外賣小哥用蜂鳥配送首創的60°C恒溫外賣箱送烤鴨, 恒溫箱在1小時內損失的溫度不足1°C,除了保持餐品口感,還能有效防止細菌滋生,連微波爐的30秒也給省去了。
年輕人“尋味” 倒逼傳統技藝的營養創新
早年客人難得吃一次,把“咬一口烤鴨要滿嘴流油”當作迎接新年的一種儀式感,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即使是外賣,也更追求少油、營養,這就需要烤鴨的技藝也一起創新。
食客在餓了么星選上的評價,正在促進便宜坊的營養改良。
白永明已經知道,除了味道好,只有“酸堿平衡”、“注重健康與美食相結合”才能抓住年輕人的胃。他通過特殊工藝用 10種蔬菜將鴨坯脫油、入味,降低了烤鴨的脂肪含量,創新開發了國家專利“蔬香酥”燜爐烤鴨,改變了烤鴨原本高脂肪、油膩重的特質。不僅如此,針對線上外賣多是單人點餐的現象,便宜坊還推出了半份烤鴨、單人套餐。
餓了么星選數據顯示,無論是白領群體訂單,還是校園訂單,自便宜坊上線餓了么星選以來,增幅已經超過300%。其中北京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生們對便宜坊尤其青睞有加。“星選品質外賣就是跟我們企業價值非常契合的平臺。” 便宜坊鮮魚口店店長呂宏賓說。
數字化賦能:老字號也能玩轉外賣運營
品質餐飲商戶經營外賣,核心就是樹立品質外賣要獨立于堂食的運營思維,很多老字號也是如此。
便宜坊獨立出一條外賣生產線,鮮魚口門店更是專門準備兩個燜爐放置在一層區域,方便外賣餐取。與此同時,餓了么星選也派專人協助便宜坊的日常精細化運作。
交易增長3倍固然令人興奮,但便宜坊鮮魚口店店長呂宏賓更看重的是互聯網平臺對餐飲企業的數字化升級的賦能,“我們根據平臺大數據準備了今年春節期間的菜品儲備量。”2019年春節期間,他的店里整體銷售同比去年增長了7.6倍。他希望在之后的工作中,能與互聯網平臺進行更深層的合作,更好的利用平臺數據成為老字號創新的風向標。
如今在連外國人都覺得,沒有外賣App就生活不下去的北京,更多的異鄉人是通過餓了么了解一個城市,從美食這個小切口感受本地生活。而烤鴨作為北京的城市名片之一,成為了在北京必打卡的美食。正應了白永明所說,“在餓了么和星選,食客手機一點馬上就能吃到北京地道的烤鴨,對北京烤鴨的推廣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注公眾平臺